大学失业率最高的15个专业

根据《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》调查称,15个专业成为中国失业率最高的专业。高考考生在报考时,一定要谨慎选择。

1.法学专业。

调查称,从2007年-2009年,法学专业连续三年成为大学本科专业中失业率最高的专业之一。

大学失业率最高的15个专业 - 小男生 - 小男生的博客

 

2.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。

失业率连续三年最高的专业还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。

大学失业率最高的15个专业 - 小男生 - 小男生的博客

 

3.英语。

在中国大学的众多专业中,英语也成为高失业率的专业。

大学失业率最高的15个专业 - 小男生 - 小男生的博客

 

4.国际经济与贸易。

大学失业率最高的15个专业 - 小男生 - 小男生的博客

 

5.工商管理。

大学失业率最高的15个专业 - 小男生 - 小男生的博客

 

6.汉语言文学。

大学失业率最高的15个专业 - 小男生 - 小男生的博客

 

7.电子信息工程。

大学失业率最高的15个专业 - 小男生 - 小男生的博客

 

8.会计学。

大学失业率最高的15个专业 - 小男生 - 小男生的博客

 

9.计算机应用技术。

从2007年-2009年,计算机应用技术是高职高专失业率最高的专业。

大学失业率最高的15个专业 - 小男生 - 小男生的博客

 

10.机电一体化技术。高职高专失业率最高的专业还有机电一体化技术。

大学失业率最高的15个专业 - 小男生 - 小男生的博客

 

11.电子商务。也是失业率最高的专业之一。

大学失业率最高的15个专业 - 小男生 - 小男生的博客

 

12.会计电算化。

大学失业率最高的15个专业 - 小男生 - 小男生的博客

 

13.物流管理。

大学失业率最高的15个专业 - 小男生 - 小男生的博客

 

14.计算机网络技术。

大学失业率最高的15个专业 - 小男生 - 小男生的博客

 

15.商务英语。

商务英语是高失业率的高职高专专业,考生在报考时,一定要谨慎选择。

大学失业率最高的15个专业 - 小男生 - 小男生的博客

 

博主也是从学校走出来不几年的学生,很明白某些专业并非只是失业率的问题。其实相对于很多专业,社会需求根本就不相信学校能培养出真正实用的人才。老实说,对于以上某些专业,可能连老师都不知道自己在教什么(如电子商务)!其它不愿意过多评论。

进入大学,并不代表你已经铁饭碗,切忌。

考上大学,任何一个专业,只是让你多了一个学习的机会!

四年时间,是否能从考题蜕变为被社会接受的人才,考生们,还得努力呀!

易CEO丁磊:我从来没有远大的理想

总是碰到许多大学生问我毕业以后怎么取得成功的,我说很遗憾,我大学选的专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。我很喜欢电脑,高中时就在苹果电脑上写游戏,自学完了BASIC语言。1989年我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,很想选计算机专业,但因父母说计算机辐射大,对健康有害,我就填了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通讯专业,被分到了全校最小的系——微波通讯,一个系只有30个人。据说这个系历来是最难分配的,而且会被分配到山沟沟里去,所以我大一挺郁闷的。

没人教你读书

但是当我到了学校以后,我想这是人生很重要的一步,它现在就这个样子了,你还有什么可以选择的呢?不如读下去。

不过我一直没有放弃辅修计算机,我那时经常跑到图书馆去看计算机方面的书,还去计算机系蹭课旁听。我第一个困惑是书本上的知识为什么要老师教才会?第二,这么多的学生,七点半起床,八点上课,很多人眼睛还没睁开,这样听课是不是有效率?这两个问题折磨我一阵子后,我毅然决定每天从第二堂开始上起。

因为我没有听第一堂课,又不得不做作业,所以我会努力去看老师上一堂讲的东西,也会很努力去想老师想给我传达什么信息。很快我掌握了一种思考的技巧:我完全可以不听别人讲,就看书本写的,竟然可以在两三个星期内掌握一门功课。

后来接触到Internet的时候,我才知道这种技巧对我是多么重要。我从1997年开始搞互联网,那时没有几个人能教你互联网是什么,关于互联网的书也非常少,要请别人吃饭才能借到,而且看书的时候要不停做笔记。所以那时候我每天去网上输入各种各样的关键字查找,然后把这些信息打印出来,放在脑袋里去组合,去搅拌。

大学的学习过程对我后来创业影响非常大。我可以坦诚地说,我在大学学到的知识在我后来的工作中基本从来没有用到过,但我在大学四年学到了思考的能力和学习的能力。我现在看书很快,一般都从后面往前看,看关键字,不懂就到前面去看这个关键字的描述。

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宁波电信局,在那里度过了将近两年时光,我不喜欢电信局的环境,论资排辈很严重,年轻人没有什么机会,每天做的工作重复又很枯燥,没有一点创新性、开拓性。1995年,我一个人离开宁波去了广州。

没人教你创业

到广州后,我在一个美国的数据库公司找了份编程的工作。工作之余,我开始寻思创业的问题。当时没有人可以教我怎么创业,也没有一本书教你怎么当个老板。尽管我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就一直想开一个公司,但人生太难了,要做一件事情碰到太多的挑战,这是当时的客观情况。不过,我还是决定尝试一下,我把我毕业以后写软件赚的50万元拿去创办了网易。

创业之初,有点辛苦。我们在一个只有8平方米的很小的房间工作,没空调,夏天很热。但想起大学四年,每年两次往返宁波和成都,都坐72个小时的火车硬座,又脏又挤,都熬过来了,创业时遇到点困难算什么?

成立网易后,先是帮人家写软件以求生存,后来我和同事商量,做互联网一定要找到一个好的商业模式。我们就用我们9个G的电脑硬盘,推出了20M的免费个人主页业务。

没想到有2万多人,包括国外的人,来申请我们的免费个人主页。结果,我们在CNNIC的年度最佳网站排名,一下子排到了第一名。

然后,华尔街的投资人就在我们门口排队了,香港过来的投资银行的人,也抢着要给我们钱。从1999年年初到2000年6月30日在美国上市,18个月时间我们一共融资了1.15亿美元。我作为公司的领导,不知道那么多钱怎么用,感到很困惑。千万不要以为我是抱着一个伟大的理想去创办一个伟大的公司,我从来没有远大的理想,也没有想要成为一个很有钱的人。创办网易时我只是想做一个小老板,就想有个房子有辆汽车,不用准时上班,可以睡懒觉,有钱可以出去旅游。

2000年以后,网易面临一个非常大的挑战,除了经济衰退、网络广告大滑坡,公司内部也出现严重的问题。

我那时很苦闷,但我苦闷的时候不是每天闷在办公室里,而是亲自跑下去做市场调查。调查了好多行业,调查人家怎么赢利,后来发现了短信业务,利用自己巨大的用户资源和移动的接入平台,我们从阴影中走了出来。

后来我自己也在思考,为什么我的创业能成功,我想有一点可以肯定——你一定要做你喜欢做的事情,不要勉强自己去干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。当你喜欢做一件事情的时候,你一定很愿意把它做好,一定会钻进去,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。我从大学到现在,根本没有离开过计算机相关专业领域,一个像我这样专注于一个行业几十年的人,自然会成为一个专家。所以喜欢一件事的时候,一定要深入下去,不要浅尝辄止。

回首自己走过的路,不管是学习还是创业,都没有人教,但是我很感谢大学时代培养起来的思考的方法与学习能力。

互联网2.0泡沫

       今年,排队赴美上市的公司延续了从去年底开始的热潮,并且更加热情高涨,今年已经上市和传出将赴美上市消息的企业包括奇虎360、世纪互联、人人网、世纪佳缘、淘米网、开心网……达到15家之多。

  与此同时,互联网创投方面也屡屡浮现出“出手阔绰”的投资者,比如京东商城C轮融资高达15亿美元,拉手网完成1.1亿美元融资。在电子商务网站估值创出新高的同时,团购网站的数量也不断攀升,根据CNZZ数据中心的统计,截至3月,团购网站总数已经超过了3600家,月均增长速度达到了29.33%。

  因为有了资金支持,互联网创业公司开始在门户网站、导航网站、搜索网站、地铁和楼宇电视屏幕大量投放广告。有分析师做了个轻松的统计,从北京的一栋写字楼出发直至坐上地铁,一路不停匆匆行走,至少可以看到9家互联网公司的广告。

  此外,在视频网站方面,有了资金支持的行业也十分自然地推高了电视剧网络版权的价格。上周,乐视网宣布斥资2000万元购买新剧《后宫·甄嬛传》的独家网络版权,假设电视剧40集,这意味着每集需要付出50万元。

  经历过上一次互联网泡沫的人士开始讨论,新的泡沫是不是又回来了?它又将在什么时候破裂?

  泡沫之有无

  “‘泡沫2.0’有坚实的产业基础,没有2000年那么可怕”

  “i美股”网站创始人 方三文:

  “过热”通常是指供应超过需求,包括产品、服务、投资等方面。我觉得是否过热得从两方面来看:一方面,从技术、产品创新和用户需求挖掘方面还有无限的可能性,不存在泡沫;另一方面,大家创新乏术,搞同质化竞争,确实存在供应过剩。

  独立IT评论人 洪波:

  现在业内出现了几个过热的征兆,比如说扎堆上市,比如说行业估值偏高,很多公司业绩并不好,却得到了高额投资。不过现在确实也给企业寻求上市提供了一个机会,因为估值会变得很高。

  京东商城CEO 刘强东:

  我认为现在最多是局部泡沫。和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破裂前比,这轮互联网公司市值大涨的基础不仅仅存在清晰的盈利模式,更是因为互联网已经彻底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,其价值根基也更牢靠。

  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 张亚勤:

  中国互联网产业本身并没有泡沫,但是针对互联网企业的估值、心态有一个大的泡沫。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去上市,但实际上却是处于亏损状态,上市后风险很大。不过,所谓 “互联网泡沫2.0” 还是有坚实的产业基础,没有2000年那么可怕。只是对上市的互联网企业的压力和期待太大,他们不会有更多犯错的空间。

  泡沫之从何而来

  “全球的金融政策导致‘闲钱’很多”

  “i美股”网站创始人 方三文:

  泡沫从哪里来?主要还是资源(比如资金)供应的增加超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。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,2011年一季度共有25只新基金完成募集,募资总额冲高至89.23亿美元,分别是前一季度及去年同期的4.33倍和3.04倍。除已经募集到位的基金外,一季度还有19只新基金宣布成立,其中披露目标规模的15只基金共计划募集148.99亿美元。

  创新工场CEO 李开复:

  中国股的泡沫从哪里来,投行的回答是,它来自于全球各政府的金融政策,这导致有很多“闲钱”却没有好的投资出路。不少投资者只要看到用户和营收的涨幅,可以无视企业盈利水平就大笔买入。

  清科集团CEO 倪正东:

  去年VC/PE募了2000亿元的新基金,今年又会再创新高。创业者们,这么多钱来追你们,你们就偷着乐吧。

  泡沫之破裂

  “出现扎堆上市时,往往好的公司并不多”

  独立IT评论人 洪波:

  过热总会过去,拿上市公司举例子,按以往经验,出现扎堆上市的情况时,往往好的上市公司并不多,比如SP概念、网游概念都曾出现扎堆上市的情况,但最后这些公司都慢慢沉寂了。现在看,本轮扎堆上市的互联网,头一两次财报也许能做得比较好看,但到了明年上半年,慢慢的投资者就会分辨出其中估值偏高的公司,到时候就会将泡沫挤出,结果就是不合格者的股价将跌入深渊,这在以前都发生过。

  创新工场CEO 李开复:

  当同类上市公司增多时,泡沫会被慢慢挤出。拿视频类的公司举例,如果上市者增多,然后每家都说自己是中国的Youtube、中国的HULU、中国的Netflix,再多看两次财报,美国投资者自然会明白。

  点击科技总裁 王志东:

  泡沫是资本的特点,只要有利可图,资本就会跟风,泡沫就能搅动起来。但只要网络的用户增长是真实的、网络的价值是真实的,网络经济就不是泡沫。也许资本泡沫会扶起一批投机性的项目,但泡沫过去后一定能留下更多真实的、成功的企业和成功的企业家。

国际板改变不了赴美上市

    为什么互联网公司纷纷赴美上市?

    首先,很多互联网企业都是通过获得风险投资而高速发展,这些风险投资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海外(主要是美国)风投机构。为了让这些风投能顺利地退出,很多互联网公司都以离岸公司方式注册,如在国际免税天堂开曼群岛注册。但是,根据A股的制度安排,这些以离岸公司方式注册的企业,名义上属于外资企业,在政策上无法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。“如果国际板推出,制度上的障碍才能解除。”

    其次,美国资本市场上市采取的是注册制(只要交易所同意就能上市,国内采取的是审核制,需要得到监管部门批准),只设增长门槛不设盈利门槛。也就是说,只要公司业务高速增长,即使是亏损的公司,也能在纳斯达克上市。如去年底登陆美国市场的优酷,就是亏损上市并得到了投资者的狂热追捧。反观国内市场,监管部门对主板、中小板、创业板设定了一套详尽的盈利、增长硬指标,入市门槛较高。尤其是创业板,硬指标的严厉程度远超美国。优酷如果要想申请在创业板上市,首先就要过盈利关。而优酷2010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,该季度优酷继续亏损570万美元。

    注册制带来的另一个有利因素,就是IPO所需要的时间短,加上很多风投机构与美国华尔街渊源颇深,运作企业上市轻车熟路,使得互联网公司在美国上市十分容易。奇虎360去年底才真正开始运作上市事宜,今年3月份就成功在纽交所上市。“这样的速度,在国内创业板上是不可能的。而一旦时机错过,互联网企业很可能就因为资金压力倒在黎明前的黑暗里。”

    此外,由于美国是互联网的中心,投资者对互联网企业估值较高,其发行市盈率并不比国内创业板低(以当当为例,在纽交所IPO融资2.72亿美元,市盈率90多倍)。加上美国资本市场还给上市企业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融资工具,创业者可以不稀释股权就能募集到后续发展的资金,这对互联网创业者也有很强的吸引力。

    其实不用对比,稍微会炒股的人也明白一个互联网企业在国内上市等于要面对什么?一个国际板是改变不了现状的,不过,也算有了个模棱两可的开端吧!